|
国庆时,我和摄影协会两位影友和广丰好友吕颜军一行骑摩托车到官溪,一路上风光怡人,拍了很多的片子,目的地是玉山县官溪胡氏祠堂,官溪胡氏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南二十华里的官溪乡据顺治十六年《胡氏家谱》记:胡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,明崇祯年间改造前架平屋、大门、戏台及两厢,祠堂建筑是封闭式长方形,总面积计两千三百九十四平方米。坐西北朝东南,丛林环抱,绿野平川,前中后三重以纵轴线次第排开,整体布局井然有序。
外设照墙、水池:内分戏台、中堂、寝庙:两厢是厢房酒楼。前架为十开间平屋,正中大门盖有两重歇山式门罩,装饰雅观,气势宏伟。门上横匾“响保万龄”四字,笔力苍劲圆浑,两旁门联“陈国家声旧,官溪世泽长”。戏台建于大门背后,与祠庙融为一体,二重三叠顶,檐角弯翘、形同楼阁。正台高八点四米,宽九米,进深七米,台面离地二米。两侧副台宽四点三米,深四点六米。台上梁、柱、撑腿雕满人物图象:天棚顶处的三口多角藻井绘有戏文彩画:台前沿一排红色低矮栏杆将台面周围围住:台中的巨副屏风装饰着立体花边:四扇马门上下错落使舞台显得更加舒展和宽畅,后台较前台高一点四米,其深三点九米,宽十三点三米。
酒搂与后台项连,衔接中堂。戏台左右为“报功”、“泽德”两栋廊房,巍峨高耸。台前与中堂间一大天井,平坦规整,中堂为祠庙享厅,通体高大,梁粗柱壮,人手难以合围。檐枋上铺以斗拱装饰,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手法,别具风格。清光绪十年(1884)大修一次,至次年上春告竣,后台粉壁上尚存当年班社的题字,有光绪二十五年广丰万春班先后两次演出的剧目:正本《铁冠图》、《碧罗衫》、《绣花球》、《连环记》:前后找戏(单折)《上马斩左》、《三岔口》、《战马超》、《泗洲城》、《罗成降唐》、《水漫》、《断桥》等。另有光绪三十年的“江邑大王福班”、“大明班”、“紫云班”以及民国时期的“衢州贵云班”、“金华稠舞台”等。
原文转自:网易博客-水下鱼 |
|